南昌
切换分站

微信公众号

当前位置:南昌信娘网 > 南昌热点资讯 > 南昌本地资讯 >  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|市民在“家门口”就能看中医

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|市民在“家门口”就能看中医

发表时间:2022-08-04 17:58:20  来源:南昌新闻网  浏览:次   【】【】【

    近日,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江西省“十四五”中医药发展规划》,从构建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、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、加快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等9个方面,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,加快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。

支持南昌等地

建中医特色重点医院

    我省提出,构建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。推动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,加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涵建设,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、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,争创国家级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,重点发展热敏灸、肺病、肛肠、骨伤、心脑血管病等优势专科,实现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。提升热敏灸健康服务能力,加快筹建江西省热敏灸医院。

支持县级中医医院强化基础建设,力争到2022年底未设置公立中医医院的县(市)完成医院规划设置,逐步推进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实现全覆盖、90%达到二甲中医医院水平。

骨干中医医院建设方面,重点支持南昌、景德镇、萍乡、赣州等地建设中医特色重点医院。

    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“十四五”行动计划,支持乡镇卫生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、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中医馆等中医综合服务区,配备中医师,实现100%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(站)、乡镇卫生院和80%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,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的比例稳步提升。加强中医馆内涵建设,打造一批乡镇、街道“旗舰中医馆”和村、社区“中医阁”。

建设一批中医经典病房

    我省提出,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,提升疾病预防能力。推动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,在所有公立中医类医院设立治未病中心,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、妇幼保健院开展治未病服务,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配备治未病服务工作人员。

    提高疾病治疗能力。持续支持针灸、骨伤、妇科、肛肠及心脑血管病、肺病、脾胃肝胆病等优势专科专病做优做强,建设一批中医经典病房。

提升疾病康复能力。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。加强省、市中医医疗机构特色康复中心建设,争创国家级中医康复中心。强化中医医院康复(医学)科建设,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科设置比例达到90%。

    创新中医医疗服务模式。探索建立覆盖诊前、诊中、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中医医疗服务模式和集预防、治疗、康复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模式。鼓励“5G(第五代移动通信)+中医药”“VR/AR(虚拟现实/增强现实)+中医药”,加快智慧中医药平台建设。推进智慧中医医院、中医互联网医院建设。

建设中西医结合特色高校

    我省将加快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。加大省部局共建江西中医药大学支持力度,建设一批中医药教育、科研、文化平台(基地、中心),力争培育1-2个国家一流学科、2-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。支持南昌医学院做强做大中医药类学科和专业,建设中西医结合特色高校。支持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建设一批中医药高水平专业(群),推动升格为中医药类本科院校。

    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实现突破。加快推进国家中药先进制造与现代中药产业创新中心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、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赣江中药创新中心建设,加快国家中药资源和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筹建进度,争创1至2个国家科技创新平台。组建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。

力争2025年中医药产业规模破1200亿

    我省提出,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。以中药加工制造为主体,中药材种植和中医药健康服务为补充,力争到2025年,全省中药制造业营业收入580亿元、中药材种养业经济总量200亿元、中医药服务业及流通贸易文化旅游等实现经济总量420亿元,中医药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。

持续推进中国(南昌)中医药科创城建设、江西南城“建昌帮”中医药振兴发展工程,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,加快重点重大项目建设,推动袁州、小蓝、章贡、峡江、永丰等中药集群能级提升,打造百亿级中药产业集群。

鼓励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

    我省提出,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。鼓励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,增加老年病床数量,开展老年病防治和康复护理。

    开发更多特色中医药旅游康养线路及产品,打造一批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。

    加强中医药商贸物流网络体系建设,打造立足江西、辐射全国的药材交易网络,推动中医药物流企业加快发展,培育一批现代化的中药材初加工与仓储物流中心、中药材大宗商品物流基地和线上线下交易中心,支持中国(南昌)中医药科创城打造现代化中医药交易会展中心。

推动实现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

    我省将深化中医药体制机制改革。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。优化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,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中重点考虑中医医疗服务项目。

    在中医药主管部门确定临床路径和推荐中医优势病种的基础上,根据医保基金承受能力,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,推动实现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。

    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,按规定将中医药服务纳入门诊统筹支付范围。

    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推行中医治未病等中医药特色健康保险产品。积极争取国家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特色试点。

南昌日报社全媒体记者 吴跃强

责任编辑: